#

客户好评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营销知识 > 客户管理
吸粉与吸金:票房神话背后的明星们

吸粉与吸金:票房神话背后的明星们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02.24 浏览次数:5323次

 去年10月有媒体发现黄渤身上的票房已经有50亿元,于是网络上传出“50亿帝”这个说法,黄渤的江湖地位急剧上升。

 
但50亿票房是否是黄渤商业价值准确的投射,我是持怀疑态度的。黄渤身上背负的高票房电影,很多并不是以黄渤为主导或者离了黄渤不可的,例如《泰囧》,核心的观众吸引力应该是徐峥和王宝强的囧组合;又例如《亲爱的》这种悲剧,黄渤原有的喜剧号召力也不足以支撑人气。演员能成为电影的核心和灵魂,将电影改写成自己名字的,华语电影世界恐怕只有周星驰能做到,周星驰电影的票房统计才有实际意义。最简单的反例是,张静初只在《碟中谍5》里打了个观众都发现不了的小酱油,难道电影在中国那8亿多元票房可以算她的成绩?
 
其他演员,大部分都不应该进入这个计算范围,不如算算商业导演(请注意仅仅是商业导演)的票房能力,倒比较有参考价值。
 
 
电影《亲爱的》剧照
 
然而行业和媒体却很少讨论黄渤那50亿元的真实内涵,急急忙忙都去约专访分析黄渤现象了,毕竟一个“50亿帝”放在杂志大封面上比较有冲击力,短平快的时代,大部分读者几乎不具备科学统计学的意识,你跟他们讲三层逻辑以上的事情,他们反倒来嘲笑你语文老师死得早。
 
总之,这个称呼部分转换成了黄渤的实际人气。我听说一个八卦是,“50亿帝”新闻出来后不久,台湾有一场明星婚礼,黄渤也去参加了。在场的多位台湾女星拉住黄渤不肯松手,千娇百媚地呼唤:“黄老师,给我们讲一讲怎么演戏……”黄渤借口自己要给手机充电想逃离现场,奈何挣脱不过一众女星。你看,在海峡对面,这位“50亿帝”就是江湖地位,就是财富,就是可攀爬的大树。
 
黄渤自己基本上对“50亿帝”这个称呼持祛魅态度,反复说自己离前辈还差得远,但后来者却瞄准了个人票房这个生猛耸动的噱头,运气好一好就要主动宣传个人票房数字。
 
 
电影《捉妖记》剧照
 
中国电影的增长,像一场烧得脸红脑热的高烧。今年的《捉妖记》顺顺利利过了24亿元,破了历史最高票房纪录,紧跟着票房的就是白百何工作室火速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图,开启“30亿票房女王白百何”这个话题;昔日好男儿井柏然今年才真正大红大紫,新闻稿里写着“井柏然成最年轻10亿票房男主”,“粉丝”们敲锣打鼓地说,有了《捉妖记》的票房,第一小生的位置便可坐实。
 
可怜的葛优,算累积票房还没有白百何多,但到底谁出现在电影主演名单里会激发观众的主动选择欲望,显而易见。
 
数据上来讲,白百何那个30亿是事实,但白百何真的有那么好的民意基础吗?今年暑期档,关于国产电影的最大话题明明是:如何分清白百何和王珞丹。
 
因为二人面孔相似,同时有三部电影在暑期档上映(白百何《捉妖记》、《滚蛋吧!肿瘤君》、《恋爱中的城市》;王珞丹《宅女侦探桂香》、《破风》、《烈日灼心》),而观众其实根本分不清她们两个,诸多媒体还一本正经地推出了“白百何王珞丹区分教程”。
 
 
电影《宅女侦探桂香》剧照
 
连脸都分不清,白百何怎么会有真正的票房号召力?
 
好的,我知道你的下一个问题是,那白百何那么多票房是哪里来的?
 
关于中国电影,有一个判断短期内都不会改变,那就是——观众不是在看电影,是在看热闹。我曾经听一个院线大老总说,成熟的电影市场有两个标志:一个人去看电影的观众很多;中年以上的人去看电影的也多。但中国呢?只要去一趟周末的电影院就知道,买票的都是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他们不是在看电影,是在约会,看的什么并不重要。有时候可能只需要一部爱情电影,即便明知道自己不喜欢,那也比硬拉着女朋友去看小众烧脑剧情片合时宜;有时候是随大流,全世界都看那部糟糕的《小时代》,那就去吧;有时候只是图热闹,反正也不知道这些电影都是什么鬼,选个有大明星脸的总归没错,至少我知道自己看到了范冰冰和黄晓明。
 
在看电影之前认真研究豆瓣评分是一个极其小众的行为。一个电影宣传曾经告诉我,宣传的对象从来就不是我这样非要追究电影质量的人,而是大多数观众——那个大多数不看影评,哪家在电影院放的明星人形板气势恢弘,他们就可能选择哪家的电影。影院物料仍然是最行之有效的推广手段。
 
当然,社会化媒体时代,微博朋友圈也很重要。但是千万别像那些苦大仇深的文艺电影一样高呼自己高质量有人性没排片真是天理不容,关键在于时下流行的概念——爆笑喜剧、闺密电影、“屌丝”电影……合乎时宜的档期在中国电影市场简直是个命脉,你在为一群去电影院凑热闹的人服务,爱情片放情人节就是胜利,不信请看《北京爱情故事》,这部电影主要的票房都在情人节约会时段取得,因为它赤裸裸地说自己是“爱情故事”嘛。
 
 
电影《夏洛特烦恼》剧照
 
在这样一个市场里面,《夏洛特烦恼》就足够良心和诚意。观众被“大家都说好笑”的喜剧吸引,已经是影片质量战胜了混乱的营销规则。其他什么电影质量或是个人票房号召力,很多情况下不得不成为扯淡的谈资。白百何的运气仅仅是演成了好几个小妞电影,碰巧在观众的约会电影选择范围内。
 
所以,中国演员在吹嘘自己的个人票房前,请三思。
 
当然吹牛在PR(公共关系)至上年代里是一个重要的谋生手段,但架势摆得超过自己的驾驭能力,总是要被打脸和群嘲的——这也是凑热闹的公众最热衷的游戏。
 
 
谁有真正的票房号召力
计算演员个人票房来评价演员的票房号召力是有偏差的,相反通过观众评价、市场呼声倒是能得出一些演员人气的结果。
 
纵然冯小刚和葛优在统计数据这一项已经被拍死在沙滩上,但如果真的谈论“票房号召力”这件事,冯小刚和葛优毫无疑问曾经是一座高山。中国电影刚刚市场化没多久,冯小刚就成功打造出了冯氏喜剧和人见人爱的葛大爷。
 
葛优因为太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导致他演《夜宴》和《赵氏孤儿》总有莫名笑场,出戏当然是不好的,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大家看见他就乐。2011年北京有个中美文艺论坛,葛优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同台交流,葛优拿起话筒的那一刻台下就开始笑,他只是摸脑袋说一句客套话,台下就笑得直不起腰来,但台上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在旁边已经觉得有点莫名其妙。葛优的国民人气之高,甚至保佑他在烂片里也不被骂。葛优演《私人订制》,观众只会嫌弃冯小刚和王朔笔法已老,但对葛优就只有心存怜爱地说“可惜了葛优”。
 
 
电影《夜宴》剧照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葛优的观众缘。
 
能接棒葛优这一型的,现在是黄渤。几个月前,腾讯新闻根据网络搜索数据和网友投票做出了一个《2015年百位明星影响力调查》,知名度和喜爱度都排在第一的明星,就是黄渤。从《疯狂的石头》开始累积的喜剧口碑,到平时采访里的妙语连珠,都让观众觉得黄渤是必然幽默的;《斗牛》给黄渤一座金马影帝傍身,《亲爱的》被称所有主演全面演技爆发,这些又奠定了黄渤“演技派”的地位。“颜值不高”可能是新人出头的障碍,但到了高人气选手比拼里,其实是一种安全——黄渤的外形、气质乃至并没有一帆风顺的星路,都让大众觉得他亲切、可爱、可接近、可代入。所有的一切都是葛优曾经的特征,黄渤还有个改良升级——他演正剧观众不出戏。
 
50亿元的个人票房夸大了黄渤的个人影响力,但黄渤确实是活跃在线上的内地演员里最有票房号召力的一位。
 
 
电影《斗牛》剧照
 
葛优、黄渤这种票房号召力是以银幕形象魅力为基础。与此类似的还有“老男人明星”,刘青云、张家辉、古天乐、张震等人,如果成群结队地以一种很“无间道”的气质出现——我是说,身着西装或者制服,在演绎某些阴谋,这个套路是观众认可的,“窃听风云”系列,香港的“×战”系列都属此类。一方面这是可以重复的商业片模式,另一方面“70后”、“80后”观众已经被老港片培养出了这种审美,有消费的延续性,也有某种寻找旧时观影回忆的情结。
 
另一种新兴的明星票房号召力模式是“国产良心喜剧”。宁浩用《疯狂的石头》开启了国产喜剧“密集情结+扎实演员表演”的范本。此后宁浩自己的《疯狂的赛车》,徐峥的“囧”系列都在重复这个范本——当然水平有高下。《港囧》口碑有争议但票房依然火爆,就说明观众喜欢看到类型喜剧的不断重复。《心花路放》也完全是宁浩轻轻动个小指头就逗得观众笑得皆大欢喜。
 
喜剧和喜剧之间自然有不同。“囧”系列里最高水准的《人在囧途》,跟《疯狂的石头》一对比,在行家眼里当然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在观众眼中都是哈哈哈,这就够了。
 
 
电影《港囧》剧照
 
“开心麻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票房号召力。观众原本就记得春晚小品里“开心麻花”树立起的喜剧品牌,《夏洛特烦恼》对阵《港囧》,民间口碑超高。“开心麻花”本身还有多年剧场喜剧的经验——无他,重复生产笑料耳。让“开心麻花”重复自己,倒是比让宁浩和徐峥重复自己都可能更稳定些,宁浩好歹是个有想法的导演不会一直做流水线,徐峥从目前来看,《人在囧途》、《泰囧》、《港囧》,口碑是不断下降的。
 
最后一种更稳定的票房号召力选手是吸粉型偶像。早在李宇春开始演《十月围城》的时候,“玉米”主动包场就引发了媒体关注,但当时电影票房数字尚未成为炒作噱头,“玉米”包场的目的也仅仅是吸引舆论注意,宣传自家偶像,后续没有主动为偶像刷票房的行为。
 
从2011年开始,行业里真正注意到了“粉丝电影”这种存在。那年杨幂的《孤岛惊魂》创下了国产惊悚片票房纪录,有9000万元。
 
 
电影《孤岛惊魂》剧照
 
那时杨幂还是刚刚凭借《宫》走红的电视剧当红小花,一下就能撑起一部电影的票房震惊到了不少老行家。“杨幂粉丝”被认为是票房里的重要战斗力。在微博电影营销规则还没有完全建立的2011年,“杨幂粉丝”在微博自发组织“晒票”活动,扩大电影的影响力。一位“杨幂粉丝”称,自己三天看了六遍《孤岛惊魂》,就为了支持杨幂。片方当时承认“杨幂粉丝”对票房的影响,但认为“粉丝”只是带广大学生群体进电影院的一个发酵剂——可承认《孤岛惊魂》的票房来自放暑假的学生,依然是杨幂号召力的一部分,当时她还是一个受众群很低龄的新偶像。
 
去年到今年,最热门的名词是“小鲜肉”,用鲜肉们拍电影也成为潮流,《重返20岁》(有鹿晗)、《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有吴亦凡),都是这种吸粉型艺人的获利者。“粉丝”反倒是最喜欢吹捧“演员个人票房纪录”的一个群体,他们可以为了自家偶像的“个人××亿票房”用尽所有资源,“粉丝”之间鼓励大家多买票多看,带身边朋友看,呼吁“粉丝”们都打电话给电影院问排片以增加院线经理对某个电影的重视程度……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在北京首映的那一天,就能明显看到吴亦凡对票房的带动作用。票务太紧张,导致好几个媒体人居然进不去场。现场乌泱乌泱的都是“粉丝”,黄牛混迹其中找每一个看上去不是“粉丝”的人问:“有票吗?”黄牛收票的规则是:有吴亦凡出现的场次,票价才能炒到几百上千,其他场次则只能比普通电影票贵两三倍而已。
 
 
被投资方夸张的神兽们
上文中提到的“30亿票房女王白百何”,是中国电影市场里一个奇特的现象。你可以知道是什么人在喜欢范冰冰、黄晓明、杨幂、刘诗诗,但谁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观众群体真的在喜欢白百何。明明普通人都说分不清她的脸,但资方认为她就是小妞电影代言人和“票房福将”。
 
不过资方的这些盲目信任里,白百何好像比“漫咖啡四大神兽”还合理些。漫咖啡是北京一个影视圈人经常出没谈项目和扯淡的地方,据说每一桌在狂侃的项目里都有这几个人中的一个或几个:范冰冰、黄渤、黄晓明、Angelababy。甚至发生过这样的真事儿:黄晓明经纪人在漫咖啡听见隔壁桌说“铁定敲好了黄晓明”,但他自己完全不知情。
 
 
电影《中国合伙人》剧照
 
事实上这些艺人,除了黄渤,其余人票房成绩未见得都有多好。范冰冰的票房成绩摆在台面上,最新的《王朝的女人:杨贵妃》,马震炒得轰轰烈烈,最终票房只有1亿多元。之前的《万物生长》,有冯唐的所谓大IP加持,又有李玉这个每次都能把范冰冰拍正常的黄金搭档,还赶上了青春片热潮,结果票房还不及《左耳》、《匆匆那年》这些烂片的三分之一。黄晓明这些年的电影里,真正能让观众记住的只有《中国合伙人》。至于Angelababy,早年在电影里演的都是女配,这两年的电影里,只有在顾长卫的《微爱》里是绝对的女一号,《新娘大作战》和倪妮是双女主,唯一的高票房电影只有《奔跑吧,兄弟》的大电影。除了黄渤之外的三个神兽,票房和口碑其实都没有保证,但新闻话题和抢头条能力,是准准的。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原因——反正选谁都肝儿颤,干吗不选个能保证电影天天上头条的?
 
这些年关于中国电影的理论也在不断更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去谈论电影的成功学。一开始说“屌丝”概念,后来又说青春概念,再后来韩寒和郭敬明都去拍电影了,有说是“粉丝”现象的,有说这是个观众都要借电影给自己打标签的。这一年之内最火的概念是“IP”,最终结果就是以往认为不入流的故事,玛丽苏杰克苏言情,全部都被拍成电影。真正的文学作品反而没有人改编,好编剧写故事时也被告知要换个思路:先做个IP,再做故事,完全本末倒置。大环境如此,资方的演员崇拜,也只能看社交媒体上的热乎劲儿。
 
这仍然是一个草莽英雄的混乱时代,尚且没有人能给中国电影市场下一个真正的诊断结论,因为我们都身处其中,盲人摸象。站得足够远,完全感知不到那些高烧,才有可能看得清楚。
 
唯一肯定的是,当钱累积到一定程度,观众消费到一定程度,市场最终会有成熟的可能。从去年到今年,“口碑”在逐步被重视,《夏洛特烦恼》在民间的评价里始终优于《港囧》,就是一例。当电影回归电影本身而非概念的时候,观众分得出自己真正要看什么,“票房号召力”就会明晰,且有意义。

全国统一免费热线:40080-91580(就要我帮您)    公司邮箱:admin#zdlrj.com(咨询、投诉、建议)(#换成@)  湘ICP备15017867号-1

Copyright 2007 - 2017 ZDLRJ.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核心 / 按需而变 / 自主研发 / 侵权必究   湖南战斗力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